本报记者 梁薇薇报道
2月26日,新华网报道,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称,全国住房公积金入市的相关研究准备工作已经启动,证监会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尽快推动《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》的修订。该负责人说,住房公积金存在的统筹层次低、管理分散、运营效率低等问题,不利于其保值增值,需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对条例进行修订,改进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和投资运营模式。
此消息一出,争论不断。面对高风险高回报的股票市场,人们不禁发问,作为百姓的“买房钱”,入市后如何保证资金安全?同时,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社保类“养命钱”入市问题向来保守争议,此举无疑开了先河。那么,这对于养老金入市又会有什么借鉴意义呢?
安邦咨询研究员陈哲在接受《中国产经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公积金账户巨额的沉淀资金有现实存在的风险。截至2011年底,全国住房公积金有高达2.1万亿元的缴存余额,但是只能存银行和买国债,由于投资渠道单一,住房公积金年平均收益率不到2%,扣除通货膨胀,实际年均收益率已经为负,而面临目前世界性的流动性过剩,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的情况,启动增加住房公积金投资渠道的工作也是刻不容缓。
据了解,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公积金保值增值有一个基本的投资格局。那就是交给专业性较强的机构管理,分散投资。先是投资国债,然后是投资拥有3A评级的大企业,拥有这些企业的股票。最后就是对一些小公司进行风险投资。
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江涌在接受《中国产经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认为,中国也可以效仿这种模式,但是需要注意投资的比例。此外,要建立好相关的管理机制。相关的责任人授权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,权益和责任对称。
对于大众对自身公积金账户中资金安全的担忧,江涌指出,尽管中国股市风险极大,但是可以选择一些大红筹股、蓝筹股进行投资,这些股票风险较小,而且比国债收益还高。
陈哲认为,在相应制度调整建立后,公积金效仿社保多开账户,同时增加分散的投资领域。
早在2011年底,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出席财经论坛时就建议,可以将全国近2万亿元的养老金和2万多亿元的住房公积金组织起来或者委托给一个机构,学习社保基金进行投资。
如今住房公积金投资已经迈出了一步,养老金入市也日渐提上日程。
对于养老金入市,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都认为,应较住房公积金入市更为慎重。
江涌认为,和住房公积金不一样,养老金是活命钱,弹性小。而住房公积金比养老金、社保基金弹性大,所以能承担的风险就相对大,投资就可以更灵活。
此外,陈哲认为,养老金入市首先要在制度法规上充分建立完备,改善大众对养老金缺口问题的担忧,并在投资策略上凸出稳健,分散投资,把资金的安全放在首位,其次才考虑投资的保值升值功能。同时,为保障安全需要对资金入市的比例、投向进行严格规定,指定可靠的机构代理交易或咨询,并做好信息披露,以利公众监督。
上述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,证监会将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养老金发展和投资运营相关制度,推动养老金的专业化、市场化投资运营。同时,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,提升资本市场投资价值,为养老金投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,逐步形成养老金和资本市场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。
对于住房公积金入市对养老金入市的借鉴意义。江涌认为,养老金先保守一点,看住房公积金入市积累了哪些经验。对于投资,中国的经验也慢慢丰富了起来。
“这些社保类资金数额都非常庞大,入市也是出路之一,对于出现的问题总有办法解决。毕竟入市对于活跃社会资金的流通,增加财富的创造是有益处的。”江涌指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