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
潜伏在夜间的杀手疾病课堂

义工服务队元宵节关爱特殊群体 与失独老人认亲

2013/2/24 来源:北方网 作者:佚名 [ ]

原标题:义工服务队元宵节关爱特殊群体 与失独老人认亲

内容提要:因为家中唯一的子女不幸离世,一些家庭成了“失独家庭”,一些老人成了“失独老人”。他们面临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困难,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创伤。关爱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,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智慧。

天津北方网讯:因为家中唯一的子女不幸离世,一些家庭成了“失独家庭”,一些老人成了“失独老人”。他们面临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困难,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创伤。关爱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,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智慧。元宵节期间,天津义工服务队创新关爱方法,为失独老人送去温暖。

“有孩子做伴,日子也能多些希望”

昨天,天津义工服务队的队员来到彩虹养老院,与老人们共度佳节。志愿者们还安排了一个特别环节:为两位失独老人“认亲”。义工服务队的4名志愿者握住老人的手说:“从今往后,咱们就是亲人了,让我们来照顾您,陪您说话,给您干活,有事随时给我们打电话。”听了这样的话,两位老人眼圈红了。

李奶奶的独生子几年前不幸去世。此前,她已经与义工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认了亲。李奶奶举着一张合影说:“这是许婷婷前些天陪我逛古文化街的照片,她对我特别好。我也特别喜欢这个孩子,几天没见就想她。今天又认了两个孩子,将来我老了,有这些孩子跟我做伴,日子也能多些希望,不那么孤独了。”与她认亲的志愿者许瀚文说:“以后我每个周末都要来看李奶奶,和她聊天、讲外面的新鲜事,再带点好吃的给她。我们不可能取代亲生孩子在老人心目中的位置,但会尽力去抚平他们的伤痛,让他们每天过得有盼头。”

 “精神寄托”“精神转移”呵护心灵

义工服务队负责人李永告诉记者:“很多失独老人不愿意接触社会,甚至自我封闭。如何呵护他们脆弱而敏感的心灵,提供个性化的志愿服务,是一个很大的课题。我们所做的尝试是‘精神寄托’和‘精神转移’的方法。比如和老人认亲,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,精神有所寄托。还邀请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适合的失独老人加入义工服务队,参加志愿者活动,让他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转移注意力,释放负面情绪,实现自我价值。通过这些与社会接触的机会,许多失独老人的精神好多了。”

责任编辑:建军

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

  •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

   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

    吃素念佛,享年88岁,1992年往生的周凤臣老居士肉身不腐的事,已传遍了整个北京城。《新民晚报》、《人民公安报》、《人民日报》海外版等传媒均对此作了报导。1994年10月3日,中国佛学院一行14名学僧,专程去河北省香河县瞻仰了周老居士的肉身。[详情]
  • 56年的爱情,6000步的长度—爱情天梯

    56年的爱情,6000步的长度—爱情天梯

    上世纪50年代,20岁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“俏寡妇”徐朝清。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,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。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,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,如今已有6000多级,被称为“爱情天梯”。[详情]

养生节目

进入>>

关于中华养老网

养老产业招商

城市产业招商

联系我们 |刊登广告 |平台介绍 |关于我们 |豁免条款 |招聘信息 |隐私保护 |版权申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