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2010年11月1日,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421万人。预计到2015年,老年人口将达到539万人,接近全省总人口的七分之一。如何养老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。今年省两会,政协委员蓝瑜提出在全省建立“虚拟养老院”的建议。
什么是“虚拟养老院”?“虚拟养老院”能让老年人接受吗?
据蓝瑜介绍,我省老龄事业发展“十二五”规划提出将开展“以房养老”试点。“简单说,就是抵押房产后,每月从保险公司领取一笔养老金,过世后房产属于保险公司。”但是,来自省老龄办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,对于“以房养老”,绝大多数人表示无法接受,其根本问题在于传统的观念:“房子应该是留给孩子的。”据悉,此前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城市均开展过“以房养老”的试点工作,但均未获成功。
另一方面,由于各种原因,多数老年人对家庭养老情有独钟,这让机构养老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。而随着“4+2+1”家庭的增多,家庭养老又出现左右为难的尴尬。基于这种情况,蓝瑜提交了关于在我省建立“虚拟养老院”的建议。
所谓“虚拟养老院”,就是政府建立一个信息服务平台,当老人有服务需要时,拨打电话到信息平台,信息平台按照老人要求,派服务人员上门服务,同时对服务质量进行跟踪监督。值得一提的是,“虚拟养老院”在国内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运营。此前,天津和平劲松社区“虚拟养老院”获国家立项,中央财政每年支持40万元。
“虚拟养老院”能够实现居家专业化养老,是一座“没有围墙的养老院”。它既解决了老人养老与独生子女时间、经济能力有限的矛盾,又可有效整合社会各种资源,节省大量资金。而且“虚拟养老院”服务范围大,服务项目齐全,老人不必在养老院中被动接受服务,在家可以主动选择服务项目,人性尊严得到保障,老人心理上完全能够接受。
蓝瑜建议,政府应根据“虚拟养老院”的服务容量,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,在用地、用电、用水、贷款、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。同时,加大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,逐步实现养护队伍专业化,做到持证上岗。对那些没有再就业优惠证,但在从事“虚拟养老院”的家政服务人员给予一定社保补贴,减轻“虚拟养老院”的用工成本。此外,还可以在中职校中专门开设与居家养老服务有关的课程和专业,加快养老护理专业人员培训,同时减轻社会就业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