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生子女逐渐增多,传统家庭关系瓦解,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……伴随“银发潮”到来,传统家庭养老关系向社会机构养老转型,但社会养老又存在容量不足等一系列问题。如何实现老有所养?本次政协会议上,这一话题也成了委员们关注的焦点。
异地子女照顾同城老人
委员覃晓清为第一提案人提交的提案提到,家庭小型化等促使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挑战,“代际之间的孝道、赡养、照料老人的观念日益淡化”。为破解上述问题,提案建议,可发展“互助型”居家养老模式,具体做法是“在异地工作的子女照顾同城的独居老人,而这些人在异城的父母由同城的年轻人帮忙照料”,形成“互助型”的居家养老模式。
同时,提案还建议,可设计一种类似SEVERN-11的活动站,把老人的一切做成物联网的标签,标签包含所有信息。同时,由政府配备呼唤铃、紧急救护配套措施,并组织义工、志愿者定时去养老院关注老人。
反向抵押贷款保障生活
委员张志猛作为第一提案人提交的提案,谈到的是养老服务产业的问题。提案建议,可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服务业务,它一方面保障老年人的生活,一方面“可以减轻下一代的养老负担”。
据了解,目前发达国家的反向抵押贷款业务较发达,提案建议可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,发展这一项业务。关于这一种贷款,据介绍,具体的做法是“以拥有住房的老年居民为放款对象”,以房产作为抵押,在居住期间无需偿还。至贷款者死亡、卖房或永久搬出住房时到期,“以出售住房所得资金归还贷款本金、利息和各种费用”。
提案解释,这种贷款可用于日常开支、医疗保健等,没有限制,却可以盘活老年人的资产,保障老人的生活需求。
吸收志愿者和学生服务养老
针对目前养老机构中人手不足、远离子女的老人心理上得不到慰藉等情况,台盟福建省委员会建议加强对社工专业人才的吸纳与培养。他们提到,可借鉴国外“义工”制度——社区为中青年志愿者和学生活动提供平台,为每个志愿者建立档案,作为他们以后升学、奖励等方面的依据。
覃晓清的提案还建议,义工、志愿者还可以考虑建立服务卡制度。服务了多少时间有组织进行认证,以后可以作为义务服务的凭证。“每年有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”,提案建议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,“如果每个人一个星期服务一个小时”,一个星期就有几百万个小时的时间,可实现时间的统筹分配,就能惠及到几十万老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