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,俗称过年,老宝安人有“年廿八,洗邋遢”之说,从过年前储备年货、大扫除,到除夕夜的一桌热热闹闹的团圆饭和正月走亲访友,年的气息正在空气中日渐浓厚,但也有不少老人感慨:“一些形式上的东西逐渐消失,让人觉得年味也逐年变淡了。”
“垯垯”声中新年来
在风靡全国的纪录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中,不少食物都与年挂上了关系,以食物来描写人之间的亲情,体现过年的氛围。对于中国人来说,“吃”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,宝安人也不例外,在年前必须把过年吃穿用度都准备好。
宝安人过年吃的东西一般有腊肠、腊肉、蚝豉等,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鲍鱼、海参、元贝等也不鲜见。
蚝豉由蚝肉晒干而成,用鲜蚝肉及汁液一起煮熟,再晒干或烘干,制成的成为“熟蚝豉”,而将鲜蚝肉直接晒干,则称为“生晒蚝豉”。过年时,团年饭必吃的一道菜为发菜蚝豉,即由蚝豉和发菜煮成,谐音为“发财好市”。
此外,自制的炒米饼、炸糖环、炸煎堆等也是过年少不了的食品。做炒米饼很讲究,称为“垯”饼。过去“垯”饼那天把邻近的亲戚和邻居好友的中、青年妇女和姑娘们请来,围在一起“垯”饼,欢声笑语夹杂着“垯”饼的声音,场面颇为热闹。“垯”饼的首先是舂粉和炒米磨粉,这要看家庭经济和人口多少而定炒米和舂粉的数量。再往模具里塞满,用锤子敲实了。每家人“垯”饼一般都在当日“垯”完,饼的材料一般是炒米粉、片糖、花生仁等。
在不少老宝安人的记忆中,每到年关,各家各户都会响起“垯垯垯”的沓饼声,这也就意味着年关近了,新的一年即将到来。但是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,这种同村人一起沓饼过年的场景也越来越少见了,而到了最近几年,不少人的年货已经直接从市场采购。
“方便是方便了,不过正是这种形式上的东西逐渐消失,让人觉得年味也逐年变淡了。”一位老宝安人很是感慨。
贴门神拜祖先过大年
跟全国一样,深圳原住民也称春节为过年,旧时进入农历腊月中旬便做准备,如舂年糕粉、做新衣裳、买新鞋新帽、理发等。腊月廿三至廿五叫“入年卦”,为送灶君上天廷之日,家家户户在灶君神位前烧香点烛,有的还备糖饼、茶果恭送,委托灶君向玉皇大帝报告一年来善恶行为,并代为本宅祈求赐福。妇女们开始忙着摘茶果(糕点)叶、洗家具等。这一天起,有许多禁忌,如不准说粗话、撒谎等。
年三十(除夕)下午开始过年,贴门神、春联、接灶君入宅,宰鸡杀鸭,用三牲(鸡、鱼、猪肉,下同)、白米饭几碗(配以筷子)、茶、酒等,插上香烛,拜祭天地、祖先。
晚餐一家吃团年饭是过年的重头戏。过去以三鸟、猪肉、肉皮、粉葛等经济型物品作为团年饭的食材已经很是丰富,鲜蚝不是每家能吃得起的。而今天,除了这些之外,还有鱼翅、虾蟹等海产品也应有尽有。在形式上,除了在家做,也可以在酒楼吃,还有人从酒楼订盆菜回家吃,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享受除夕团年饭的乐趣。最近几年,有些社区兴起了集体吃大盆菜,邀请村民及旅居港澳的老族人回村团拜,以示村民大团结。
过大年还意味着亲友之间的礼尚往来等。过去,年初一至初三,各家各户都要点香烛拜神放鞭炮,连放三日(近年相对少些)。初一大清早,儿子、媳妇、孙儿都会捧着全盒(备有各种糖果、瓜子、大橘)来给长辈拜年,说些“恭喜发财”、“身体健康”之类的吉祥话,长辈教晚辈吃大橘给“利是”,意为“大吉大利”,年初二初三到亲戚家拜年。
时光流逝,现在这种过年的大礼尚在。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,亲友们或者相约在大酒楼饮茶相互恭喜,给未婚男女或者小孩派“利是”,要么一同到亲友家拜年,要么一起驱车前往其他地方游山玩水中享受新年的惬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