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
潜伏在夜间的杀手疾病课堂

如何才能实现“老有所养”?

2013/1/28 来源:中国日报网 作者:佚名 [ ]

每个人都会老。目前,重庆的老龄化程度已居西部第一、全国第五。那么,重庆的老人生活状态如何?1月27日,本报邀请市人大代表李小红、阳红梅,市政协委员潘晓阳、张志辽、刘辉,共同走进失能空巢老人家和老年公寓,调研重庆养老状态。

为失能老人着急:

家门迈不出、护理床位住不起

今年89岁、家住杨家坪兴胜路114号的杨伯均婆婆是本报曾经采访过的一位半失能空巢老人。代表、委员在昨日早上来到杨婆婆家里。

家很小,大家一进去,就把屋子挤得满满当当。

“今天家里好闹热,欢迎你们来!”作为一位独居了几十年的空巢老人,杨婆婆最爱和人摆龙门阵,满是皱纹的脸“笑咧了”。

“婆婆,身体好吗?”阳红梅握着杨婆婆的手问。

“不行啦,我有‘昏病’(美尼尔氏综合症),还有冠心病,腿脚也走不得。平时不敢多动,又不敢不动――怕老是不动吧,就再也动不了了。”

“那你在家咋生活呢?”张志辽下意识摸了摸老人床上的铺盖够不够厚。

“能动时,就做一两个菜,吃几天。每天看着太阳东升西落,就这样过了。”

“咋不进老年公寓呢?或去跟儿女住?也好有个照应。”李小红问。

“儿子家太远。再说,他家里也有小的要照顾,我去了给一家子添麻烦。老年公寓嘛,我退休工资只有1000多元,怕是住不起哟。”杨婆婆说,前几天,64岁的儿子回来陪她过年,春节后再走,家里可算是有人气儿了。难得与儿子相聚,她一边与代表、委员聊天,一边用眼光“追寻”儿子的身影。

代表、委员们在兴胜路社区干部陈文萍处了解到,社区里像杨伯均这样的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接近100户,大多家门迈不出、护理床位住不起。

老年公寓发展:

高档老年公寓挤破头、中低档经营难

从杨伯均婆婆家中出来,代表、委员又调研了两家民办老年公寓。

鑫德福养老院离杨婆婆家不远。养老院位于一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里,破旧、装修简单。老人们住的房间空荡荡的,每间仅摆了两张床、一张桌子。能供休闲的地方,只有一个不大的厅堂,一台电视、两三张棋牌桌而已。

尽管简陋,但这已是鑫德福能够提供的最好硬件了。养老院经营者告诉大家:“院里有70多张床位,目前只有50来位老人,一个月总收入4万多元,除开房租、物管费、水、电、气、护理员工资,只能基本打平。”

而位于龙湖居民区的桂湖老年公寓,环境就上了一个档次:背靠花园、设施完备,还装有观光电梯,老人活得乐滋滋的。

“你们这里住满了吗?”潘晓阳特别关心老年公寓的经营情况。

“收住从来不是问题,目前在我们这里排队等待入住的老人已有2000多人。打招呼、说关系的太多了,只得一视同仁,按先后顺序来。”老年公寓王院长说。

“那在经营上还有什么问题?”刘辉委员追问。

“资金!政策!人才!最怕的,还有随时可能发生的法律纠纷。”王院长说,这是所有养老机构的“通病”,他们接收的多是高龄老人,许多还是失能或失智老人。老人身体差了,难免磕磕碰碰,一旦发生上述情况,就可能面临纠纷。

“如今不少民营资金在观望重庆的养老产业。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,他们将停步不前。”王院长一席话,让代表、委员们开始了思考。

责任编辑:wallace

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

  •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

   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

    吃素念佛,享年88岁,1992年往生的周凤臣老居士肉身不腐的事,已传遍了整个北京城。《新民晚报》、《人民公安报》、《人民日报》海外版等传媒均对此作了报导。1994年10月3日,中国佛学院一行14名学僧,专程去河北省香河县瞻仰了周老居士的肉身。[详情]
  • 56年的爱情,6000步的长度—爱情天梯

    56年的爱情,6000步的长度—爱情天梯

    上世纪50年代,20岁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“俏寡妇”徐朝清。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,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。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,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,如今已有6000多级,被称为“爱情天梯”。[详情]

养生节目

进入>>

关于中华养老网

养老产业招商

城市产业招商

联系我们 |刊登广告 |平台介绍 |关于我们 |豁免条款 |招聘信息 |隐私保护 |版权申明